IMG_8967smalltag.jpg 

08/07/2009 拿玩具學行列  

 

  家裡的玩具都是盒裝,想藉盒子之便,建立孩子收拾與分類的觀念。沒想到,最近發現盒裝玩具的另一個好處。------08/07/2009

 

  客廳和遊戲房堆的玩具多得不可勝數,是太疼孩子,還是太愛買了,總有股孩子再怎麼玩也玩不完,再怎麼收也收不完的疲憊感。於是,我決定將玩具"束之高閣",玩具放得高高的,這麼一來,只有孩子要求玩哪一盒玩具的時候,再請我或外子幫他們拿下來,不僅節省孩子收拾玩具的時間,也減少我們浪費唇舌的功夫。

 

  因為,只有在現有或正在玩的玩具收拾好裝盒之後,我們才會動手為孩子抽出下一個他們想玩的玩具盒。不過,除非提出很好的盒與盒之間玩具互玩的方式,否則毫無商量餘地,一律得先蓋上前一個玩具盒的蓋子,才能打開下一盒玩具。唯有出此下策,才不會造成彼此的困擾。當然,兩個孩子想玩的玩具不同,那麼彼此交換玩具玩是允許的,那是他們說好的呀。

 

  教養孩子是如此,總要收放自如,親子之間才能處得輕鬆愉快,我是初學者,還在摸索,不過會時時對自己耳提面命。

 

  我並不是每種玩具都高高的放著,有些或是孩子經常把玩的,諸如倩有個會將心儀的玩具時時拿在手上把玩的習慣,等到不想玩要我幫她抽玩具盒的時候,有時在忙,其實是偷懶,乾脆叫她將原本把玩的玩具放在她專屬的一個小桶子裡。等到下次想玩的時候,再從那裡找出來。這是臨時想的變通點子,總不能經常為了倩想玩的一個小玩具,勞師動眾的將玩具盒經常抽進抽出吧!

 

  除了養成收拾與分類的觀念,透過玩具盒,我們心中最想要傳達給孩子的是專注力。當玩具垂手可得時,孩子便會予取予求的想玩什麼就玩什麼。乍看之下,似乎沒什麼大不了。這個玩具沒有新鮮感,當然換下一個,孩子喜新厭舊是常情,不必在意。我不這麼認為。一個玩具沒有新鮮感,不一定是孩子玩膩,可能是孩子不懂怎麼玩。苦於無法找到玩這個玩具的樂趣,孩子必然退而求其次。

 

  在孩子領取玩具盒之後,有時一個,二個,甚至三個,就看孩子如何解釋與安排,我們大部分都會為他們計時,以每半個小時為單位,在計時器響之前,孩子是不能以盒易盒,也就是每盒玩具一定要玩滿三十分鐘,才能再換下一個玩具盒。如果可以的話(大部分都是可以的),不是我就是外子有空會全程陪伴孩子玩耍,因此,當他們遇上困難或無法解決的問題,只要他們提出要求,先對他們旁敲側擊,還是找不出原因,才會親自動手指導。

 

   採用玩具盒收拾玩具之後的某一天,感受到它的成效所帶來的輕鬆自在之餘,我與勛的對話,我恍然大悟,原來,玩具裝盒也可以用在這個地方。媽媽,我想拿放在最上面的那一個盒子。是哪一個呀,拿了兩三個放在最上面的,勛還是指著最上面嚷嚷,就是那一個,最上面的那一個啊!

 

  勛一直拿不到想玩的玩具,而我也一直拿到他不想玩的玩具,原因在於,勛無法正確告訴他想要玩的玩具的精準位置,上面,下面,左邊,右邊大概是他所能指出的最大提示範圍吧。那麼,該是帶入行列觀念的時候了,這就是我文章開門見山時說的"另一個好處"。

 

  玩具盒總共有十六個,排成四乘四的陣列,也就是四行四列。從那一次和勛的雞同鴨講之後,每次孩子想拿取玩具盒,都必須說出那個玩具盒的所在位置,如勛想拿工具組玩具,就必須先說出它是在第三行第四列的位置,才能順利取得想玩的玩具。毋庸置疑,孩子學會行列觀念,不是今天教明天就會,而是經過不斷的提醒與嘗試,能稍微知道點行列觀念的端倪已經不錯了。雖然經常用錯,至少他們會用行列告訴我,媽媽,請幫我拿那個第一行第一列的辦家家,第二行第二列的積木,第三行第三列的骨牌,給我。

 

  能藉玩樂學到知識和觀念,真是再好且輕鬆不過的事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engyu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