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6669_rotationsmalltag.jpg 

 10/28/2009 母親。在"竹子的家"用餐  

 

  母女相處,要將心比心。------10/13/2009

 

  自己的媽媽是個女強人,自主能力非常強韌,而且個性偏激固執,我心裡明白,凡是看不順眼,不合心意,不認同的事物,她心裡有扇心門,會將其隔絕在外。即使有時我會刻意製造機會敲敲門,她頂多會再多看一眼,其它的沒什麼好說。

 

  從小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之下,自己正好又是個性強的人,行事作風套句街頭巷尾說的,有乃母之風。滿十八歲時,便前後取得機車與汽車駕照,當作成年禮。年輕氣盛,許多事喜歡強出頭,朋友都說我的正義感又在作祟,雖然期間踢過不少大大小小的釘子而受傷,但癒合的速度快到我無法停下腳步思考那些釘子對人際關係造成的傷害程度。直到三四年前因得罪系主任而無法順利取得碩士學位,當時人緣極佳的我終於體嘗到原來正直的人是這麼孤獨無援。

 

  轉戰到全職母親的場域,以掌管國小學童般的控制自己的孩子,我變成管理者。當我發佈命令,所有人都必須言聽計從,照單全收,不許有任何異議,甚或做出有違我的思想的事情來。如果有,那就是你有問題,你想的和普遍孩子想的不一樣,你做的和一匹脫疆的野馬做的一模一樣,你是異數,你需要改變。我要利用行為改變技術重新改造你,將你改造成讓別人都分不清你和其他孩子有什麼兩樣。

 

  我希望孩子成為我分不清是你還是我的孩子嗎?不,那並不是我所想要的,我強烈相信,也不是孩子想追求的。因為我知道那樣的日子過得索然無味,無法真正做自己,只懂得隨波逐流過日子的生活,是在別人的影子下殘存,他動,你再動,他靜,你跟著靜。三十歲之前,我過的茫然,心是居無定向。但是,我三十好幾了,不想再是別人動輒得咎的影子,我是我自己,要動,也要我先動,要靜,得等我靜了,你想不想靜,不強求,隨你囉!

 

  最近以來,與母親的互動呈現一個願打願挨的虛情假意。不是願打願挨嗎,何來的虛情假意?基於不忤逆母親,我假裝自己即使被潑了冷水,依然熱切的採取主動邀請與分享,不過心情低落時,也會選擇被動的沈默不語,不予回應。不想再像以前,據理力爭,爭得面紅耳赤,因為我明白,縱然我達到了最後所有人看似點頭深表贊同的動作的終極目標,但是點頭人的心裡卻是不情願的,不甘心的,甚或是反抗的。那我又何必浪費那些心力與體能在表面畫了一個短暫的圓,背後卻成就一個更大的缺。

 

  於是,我與母親的對話愈來愈少,對她的關心程度因此深受影響。在我與她分享自製的手工雜糧饅頭(待續),她先褒後貶。嗯,這饅頭吃起來不錯哦,很紮實有彈性。正當滿心歡喜的我心想著辛苦沒有白費時,卻因為接下來的這串話使我的巧思蕩然無存。可是,紅豆啊和雜糧配在一起很奇怪,感覺雜糧饅頭好像就變得沒那麼健康了。中秋節前一天,為了配合節日,也迎合母親愛收禮的心,特地商請外子抽空南下回娘家送一盒口味多樣的綜合月餅禮盒。

  

  母親並不是很領情,也許是我直來直往的以為她說送禮給她就是送應節的月餅,事後想,母親曾經提過買茶葉的事,她真正要的禮可能是這個禮吧?!離開娘家之前,我提醒母親,餅不是當天現在的,這一兩天沒吃完的記得送進冰箱,母親卻回應我一句,廢話,這麼多我怎麼吃得完,不放進冷凍要放哪!這些都使我想起和她相約外出用餐的經驗,從她的口中我鮮少聽見美味兩個字,有的盡是"這是肉雞,肉太軟了,我不敢吃","蛋糕太甜了,不適合我","這道菜炒的索然無味,怎麼會好吃","吃這一桌子,要三四千塊,太貴了","我不覺得這家餐廳有什麼特色的地方"......

 

  將來某一天,勛或倩興高采烈的邀請我去一家他(她)認為提供美味餐點或用餐氛圍獨特的餐廳吃飯,若是我的反應傳承自母親的主觀意識與堅持己見,我想,以後勛和倩或許不會願意和我外出用餐,也懶得與我敞開心胸了。

 

  母親,我在改變,你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engyu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