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引自中華民國九十八年六月四日的國語日報。

  培養學生品格教育,從掃廁所做起。臺東市康樂國小反向操作,把以往被視為處罰的掃廁所工作變成榮譽,想掃廁所得要成績和表現都不錯,經過校長核定,才有機會為全校師生服務。在榮譽感驅使下,學校廁所亮晶晶,更是學生引以為傲的「五星級」廁所。


  這個計畫來自康樂國小校長李正義,他希望把生活和教育結合的想法透過「表現好就能掃廁所」的作法付諸實行,原本不被看好的計畫卻因為校長的堅持與教職員工的以身作則而逐漸步上軌道,甚至深入了社區民眾的生活。每個來康樂國小運動的民眾不僅不會隨意在校園亂丟垃圾,也會對校外人士廣為宣傳,「這間學校的廁所很有名呵!」


  佩服康樂國小校長李正義的用心與創新,讓一件為人垢病的事變成一件人見人愛,大家趨之若騖的美談。


  因為僵化的想法與生活的習慣使然,廁所一直被認為是只有在盥洗或便溺時才會去的地方,也因此很自然的在許多人心中產生了廁所是臭的、是污穢的錯誤既定印象,當然掃廁所也順理成章的變成一件沒有人樂意去做的苦差事。


  這件事讓我想起近來帶領孩子做家事的過程與心得。


  玩心重的孩子一向對於枯燥泛味的家事總是避之唯恐不及,要是到了做家事的時間,又正好遇到孩子情緒不對或是玩的興頭上,抗議埋怨聲肯定是此起彼落。我記得,在一次呼喚孩子摺衣服時,大寶小寶踩著沈重的腳步一前一後走進房間,幾句「怎麼又要摺衣服了」、「衣服這麼多我怎麼摺也摺不完啊」、「剛剛不是才擦完地,怎麼現在又要摺衣服了」的抱怨話語,在孩子一面心有不甘的摺著衣服,一面從他們的口中不斷冒出來。


  心想,經常說到做家事時孩子就面目可憎,老是這樣下去不是辦法,若再坐視不管,原本是一樁為家付出心力的美事,卻扭曲成一件吃力不討的「醜」事,並不是每個人所樂見的,卻也不能因噎廢食,從此不要求孩子一起做家事。


  生活中不僅吃喝玩樂,常規也是學習生活的過程中重要的一環,家事更是佔其中的一大部分。有了常規作為基礎,我們才有足夠的能力面對未來的挑戰,也才有足夠的本錢吃喝玩樂。試想,一個把穿過的衣服丟的滿屋子都是,洗好曬乾的衣服也隨意擺放在房間的角落,你又如何能期待他在職場上會有多麼亮麗優異的表現。


  孩子不喜歡做家事,不外乎無聊與繁瑣兩個原因,而且做完時所得到的讚揚程度通常沒有用積木拼湊出一隻甲蟲時所得到的多,父母如此不經意的行為變相的傳達給孩子「玩樂」理所當然比「做家事」重要且有趣的多,還能引起父母注意的眼光,畢竟,柿子挑軟的吃是人之常情。那麼,最好解決的辦法就是讓家事做起來的和玩樂一樣是「軟的」,是開心的,是有成就感的,是值得稱讚的。


  於是,正當孩子依然處在憤憤不平的情緒時,我一面摺衣服,一面開心的哼唱著「我是最棒的摺衣服師傅,摺了一件又一件,摺了一件又一件,一件,一件,一件,耶,摺好了。」這首自編小曲的旋律是來自一個知名兒童月刊裡的一首串場曲,只不過我把原來版本的「火鍋師傅」改成「摺衣服師傅」。看著孩子抬頭審視我的好奇眼神,從中透露出來的喜悅之情,我想我成功的傳達了「摺衣服是一件快樂的事」,因為他們躍躍欲試的要求我反覆吟唱這首改編曲,而且他們還以摺久了竟能成師傅的事感到興奮莫名,尤其是大寶頻頻問我成為一位最棒的摺衣服師傅的秘訣。


  把家事當作遊戲或活動,透過玩樂與不斷挑戰的過程中,孩子不僅完成做家事的任務,也獲得了生活的能力與渴求的讚賞。如當大寶成功的把衣物夾在曬衣夾上又能保持曬衣夾的平衡(見堅持一文),換來我的擁抱與肯定的話語時,他提著衣籃子時都笑的合不攏嘴了。


  若以摺衣服和曬衣服的經驗帶領孩子去掃廁所的話,我想,孩子應該也會將掃廁所這件事當作是另一個玩家事的活動,只是對象不同,玩法也南猿北轍而已。因此,我心中暗自盤算,或許等孩子「便溺回,輒淨手」的自理功夫做到了,也不用人提醒時,就可以開始「玩」掃廁所的活動了。


  生活瞬息萬變,有時想法和作法要隨著變化而改變,如康樂國小校長李正義所為,以引發榮譽感與以身作則的方式,改變了學校師生對廁所和掃廁所的既定印象,廁所不再是骯髒污穢,而掃廁所更不再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然而,從康樂國小所締造的五星級廁所這件事再次反觀生活,雖然對廁所和掃廁所的想法與作法改變了,不過,自始至終始終不變的是,做人做事的基本態度。


  若能做好份內的事,累積足夠的「灑掃進退」的基本能力,那麼,孩子在面對未來的挑戰與困境時也會顯得沈穩、負責、積極、樂觀、也甘之如飴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engyu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