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鑑於家裡的書本種類與數量愈來愈多,各式玩具也不一而足,為了幫助孩子建立一套有架構的學習系統,也讓自己有機會更瞭解孩子的志趣,我訂定了一個「主題週」的計畫。
經常來格子的格友應該對「二日一文」養成計畫略知一二,我趁這個機會為這個計畫驗名正身一下。自從最後一次「第八堂課@2009/02/02」之後,到目前為止,我並沒有繼續分享相關的「二日一文」的學習內容。
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要記錄孩子所有的生活內容,使我應接不暇,一日24小時當成48小時使用,往往忍住睡意堅持到底而使精神萎靡,卻換來品質不佳的親子互動,如果在記錄生活點滴之餘,又要每兩天寫下孩子學習二日一文的內容與心得,後果會不堪設想;二是孩子並無法如我預期,有能力在兩天之內完全吸收「二日一文」的內容,即使有,也不過是填鴉式的記憶,這並不是當初我要孩子進入「二日一文」世界的初衷。
不分享,並不代表計畫不再進行了,只是把計本設定的時間拉長,將原本兩天讀一篇文的內容,改成一週讀一或兩篇文,一或兩篇端視孩子的學習成效與家庭日的安排而定。不過,從1月12日的第一堂課到現在,雖然進度非常緩慢,我們也上到第二十六堂課了。隨著「主題週」計畫的問世,並不是要就此摒棄「二日一文」的計畫(雖然它已經名不正言不順了),而是順水推舟將「二日一文」養成計畫併入「主題週」計畫內容的一部分。
「主題週」計畫,顧名思義,就是每週按照各個不同的主題以強化學習效果的方式。以家裡的兩個寶貝而言,他們表現在外的興趣不脫最早的車子(啟蒙自電影「汽車總動員」)、海洋生物(去了一趟海生館之後就開始愛上了)、接下來的恐龍(因為電影「恐龍」以及一本名為「恐龍」的立體書)、到現在玩的如火如涂的甲蟲(書、甲蟲卡、和外子的引介都是孩子的啟蒙老師),都是他們每天學習的玩伴。
為了加強孩子對每個主題的認識,以及保持高度的興趣,更重要的是不荒廢當時因為興緻高昂用重金買來的玩具、書籍、CD、與影片,在「主題週」計畫中,我暫時設定了五個主題週次,交通工具週(車水馬龍)、海洋生物週(海水正藍)、恐龍週(龍心大悅)、甲蟲週(蟲蟲危機)、以及希望帶領孩子欣賞花花世界的花草週(欣欣向榮)。
如果孩子有新歡的時候(目前有一個正在蘊釀中,就是「轟轟戰隊」),我會視新歡在孩子心中的魅力與可以學習內容的深度與廣度,作為是否增加為另一個主題週次的考量。當所有的主題週次執行過一次之後(就目前的情況,約莫是一個半月的時間),再從第一個主題重頭繼續輪替下去。
「主題週」計畫進行方法大致舉例說明如下。
以第一週的交通工具為例,首先,我會將有關交通工具的所有東西全部裝在一個大紙箱裡,這個紙箱就取名為「車水馬龍」箱。透過動畫影片「汽車總動員」引出楔子,讓孩子找回之前對車子的熱情,也利用眼與耳的感官方式加強語言(著重在英語)的學習,如播放影片時不打開電視螢幕,加強孩子對語言的敏銳度,也讓孩子藉由聽覺進入車子的幻想世界。
接著,帶入「汽車總動員」的周邊學習產品,舉凡故事書、貼紙書、玩具書、拼圖等,加深孩子對車子進一步的認識。除了有輪子的車子與特殊功能的車子,還有其它具有和車子相同功能但外觀不同的交通工具,諸如船、飛機、熱氣球等,根據這個主題,藉由親子共讀的方式,不僅增加了它的知識面的廣度,也提供了感性的層面以提高孩子高度的學習興趣。
如《Coco Can't Wait》這本原文書,它是講述祖孫倆人如何渴望見到彼此,而想盡辦法搭乘各種交通工具,雖然在幾次的失之交臂而錯失見面的機會,不過最後在倆人的努力與堅持之下,終於在路途中如願見到彼此了。
此外,對其他動物來說,簡單的一片葉子,或是最近走在路上隨處可見滿天飛的蒲公英種子都可以成為交通工具的一種,這些也都列入交通工具週的學習與討論範疇。生活就是學習。即使漫無目的的走在路上,或是利用棄置不用的紙箱製作好玩、耐用、又經濟的交通工具,以及運用積木組合一個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城市街道,都可以輕易的結合生活與學習的經驗,而發現或找到學習生活的樂趣。
如此一來,透過「主題週」計畫的實施,我希望孩子在溫故知新之餘,也能在有系統的學習架構之下,發現孩子的志趣,找出他們學習事物的方法,同時紮下他們學習的根基。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