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特.林寫的字,艾瑞恩.強森畫的圖,林真美翻譯。
圖片來源:博客來書籍館
  這本書在書架的角落中擱了好久,直到最近才在大寶翻箱倒櫃的混亂之中被找了出來,透過親子之間的共讀,我們又再度賦予它重現光明的一線生機。

  這本由阿布拉教育文化出版的「什麼!」是一本幽默詼諧的書,看完派克和奶奶的互動之後不禁會使人莞爾一笑的同時,也給予自己省思的機會,仔細審視檢查外顯在孩子面前的行為,與隱含在行為裡面的態度與價值觀。

  從唸這本書的第一個字開始到結束,孩子此起彼落的笑聲帶動了整個唸書的氣氛,看著孩子緊迫釘人的眼神,以及期待我大聲唸出下一頁貫串全文的那兩字而蓄勢待發的露出預備大笑前的淺笑模樣,「天底下沒有比閱讀更令人感到成就與幸福的事了!」,這樣的想法在心底油然而生。

  閱讀一本書時,無論是唸書的人或聽書的人,最享受的就是這個時刻了。

  故事內容是從奶奶叫派克上床睡覺的那一刻開始,他們之間的上不上床的纏鬥儼然展開,從此奶奶便陷入「催促-多此一舉-催促」的惡性循環中。
 
  「派克啊!天色變暗了,上床去睡覺吧!」

  「可是,奶奶......」派克說,「我沒有床。」

  「什麼!!!?」奶奶叫了起來。她跑到院子,那兒正好有幾棵樹長得不錯,於是,她砍下其中的一棵樹。


  第一次讀到這兒會有股萬丈金剛摸不著頭腦的糊塗思緒,奇怪,沒有床就沒有床,鋪條毯子睡在地板上就可以解決的事,為什麼要那麼費盡心思和體力,憑奶奶一己之力,從無到有造出一張木頭床出來,在此真心佩服派克奶奶的用心,但不免引起心中「有此必要」的猜疑。

  許多為人父母的應該曾經有過這樣的經驗,雖然不是親身經歷,但是至少似曾相識。當孩子看見其他孩子正在玩一樣他沒有的玩具時,依孩子的個性,有的孩子會站在原地專注的看著其他孩子玩,有的孩子則是會主動湊上前去一探究竟同時提出想玩的意願(無論是來軟或來硬的)。

  孩子並沒有表達想把那個沒有的玩具納為己有,只因為父母看著孩子渴望想玩的眼神與舉動,父母便自以為的將他的虎視眈眈解讀成,「他好像真的很想要那個玩具。」或許待會兒走在回家的路上,有的父母就會對孩子說,「你喜歡那個玩具嗎?」「嗯,喜歡。」「好,走吧,我們去反斗城,爸爸(媽媽)買給你。」有的父母即使沒說出來,心裡應該也是這麼想吧?!

  父母會有這樣的感受與反應,猶如派克奶奶聽到派克說「我沒有床」時的感受與反應一樣,那是人之常情,都是出自一顆疼惜與想要滿足的心。

  然而,生活中存在著太多「想擁有卻無法擁有」的經驗和遭遇,難道父母,又或許是自己,為了能成功擁有而強迫自己和派克奶奶一樣,沒有枕頭就去雞舍弄一堆雞毛做枕頭,沒有毛毯就去剃掉肥綿羊的毛做毛毯,沒有泰迪熊就去臥室拆下窗簾布塞進棉花做出一隻泰迪熊出來,這麼大費周章的一昧的滿足單方面的慾望,必要嗎?值得嗎?

  在那只是一廂情願的狀況之下,有沒有必要只有派克心裡明白,值不值得只有奶奶心裡明白。

  派克說沒有床,但是他並沒有說沒有床他就沒辦法睡覺;派克說沒有枕頭,但是他並沒有說一定要睡在枕頭上;當派克說沒有泰迪熊時,並不表示他非得泰迪熊陪他才能睡得著覺。

  派克奶奶為了能讓派克順利的躺在床上、枕著枕頭、蓋上毛毯、抱著泰迪熊睡覺,時而像隻辛勤工作的蜜蜂,時而像隻熱鍋上的螞蟻,忙進忙出努力的滿足她那一廂情願的念頭,到最後卻淪為「可是,奶奶......,天已經亮了」徒勞無功的結果。

  孩子對於生活上的慾望追求,有些是父母招惹來的(或說長輩會更貼切一點)。

  是奶奶說「上床去睡覺」,派克才說「我沒有床。」是奶奶說「把你的頭放到枕頭上」,派克才說「我沒有枕頭。」是奶奶說「把毛毯蓋好」,派克才說「我沒有毛毯。」是奶奶說「不要忘了你的泰迪熊」,派克才說「我沒有泰迪熊啊!」

  是父母說「你喜歡那個玩具嗎?」孩子才說「嗯,喜歡。」

  我記得有一次去百視達租片,大寶不知道是哪根筋不對勁,也不知道他是從哪裡知道蜘蛛人這號人物,看見陳列在架上的「蜘蛛人3」便興沖沖的要我買回家。我當時是以「這是給大人看的影片」的理由回絕他的請求,不滿意這樣的回答,大寶索性來個不買給我是不是,那我就賴在這裡不走」的絕地大反攻。

  最後是連拖帶拉的走回家。

  在回家的路上,慘遭外子大聲斥責而抽抽噎噎的大寶依舊做出隨時想要轉身衝去百視達的挑釁動作,嘴裡還唸唸有詞的說著「我害怕它會被買走的。」走在他們父子倆後頭,一來是為了阻止大寶的衝動,二來是為了平息外子的怒氣,於是勸導的責任就落在我身上了。

  「不用害怕它會被買走,因為它一定會被買走。」這下糟了,大寶跳的更兇,叫的更大聲了。

  或許有人會說怎麼可以不顧及孩子的感受,孩子已經哭的那麼傷心了,還說出那樣的話,實在太不應該了。其實,事實正好相反,我比任何人都要心疼大寶為了想要擁有卻不能擁有的感受,那是一種無能為力束手無策的失落。

  但是,我寧可讓他現在開始慢慢習慣那一股無法擁有的失落感,也不願將來他成為一個予取予求、不懂得惜福感恩的人。

  或許當派克奶奶聽到派克說沒有床的時候,不是衝動的去砍掉一顆樹,而是和派克一起坐下來集思廣益,祖孫倆共同討論沒有床的應變方法,是直接打地鋪,還是和奶奶睡在一張床上,或是睡在客廳的沙發上,都是不錯的選擇。在討論的過程中,派克正在學習思考並解決事情,這是在現在少子化的社會下出生的孩子最欠缺的能力之一。

  前幾天才看到一則新聞,報導指出一個被長輩溺愛的小孩,竟然不知道橘子是要剝過皮之後才能嚐到裡頭汁多味美的果肉,長輩的一言一行實是不可不慎啊!  

  「所以,你要趁它還沒被買走的時候,去看看它和它說說話。」這是想「買蜘蛛人3」事件過後的第二天,當大寶再度憶起前一天的事,我對[他說的話。

  或許可以藉此教導孩子如何將無法擁有的失落感轉換成以欣賞的角度來滿足想要擁有的慾望。

  「壁立千仞,無欲則剛。」這是林則徐說過的一句話。

  天底下美好的事情太多了,想要汲汲營營的全部納為己有是一件遙不可及的事,更是跟自己過不去。那麼何不停下腳步,坐在騎樓的板凳上,從從容容的欣賞每一個從你眼前擦身而過的人事物,會比來的真正擁有它要更令人覺得寶貴呢?!

  派克奶奶,就讓派克睡在地板上,他會更懂得珍惜有床、有枕頭、有毛毯、有泰迪熊相伴的日子,更加珍惜和你在一起的日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engyulin 的頭像
    mengyulin

    檸檬魚好Yo

    mengyu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