甫從吳老師的個別課返家,各自收拾好後,便打發一個孩子先沐浴,另一個孩子吃淋上蜂蜜的優格,補足在車上食用速食晚餐(麥香鷄特價三十元)不夠的營養。
一切安頓妥當,外子也返家用過晚餐(復熱午餐多炒的飯),問過孩子上課的情況,緊接著就在上完英語課後,外子向冕提議,是否要和網路上的高手下一盤棋。可想而知,視圍視為生活一部分的冕當然二話不說,爽朗答應。
期待孩子能夠於兩周後的圍棋賽事(10月20日台中盃)中順利升上三段,過於在意成敗的外子在面對冕近期的輸棋尤其感到心急如焚。不料,今晚仍舊下輸給另一位三段的高手,且,比起前幾盤,這盤輸了將近三十目。然而,檢討時,面對外子的問話"你覺得對手的實力怎麼樣"冕的一句"還好"回應也因此激怒了積聚許多不滿的外子。
其實,我們都心知肚明,冕是個倔強又好面子的孩子。到如今,依然無法做好自己的情緒管理,冕有時還會因為也許在我們眼中是件鷄毛蒜皮的小事而因此暴跳如雷,憤怒難當。
上周,為了未做好千叮嚀萬囑咐的事,忘記向同學詢問因著下午請假而錯過的一堂自然和一堂電腦上課的進度,就在冕走出校門的那一刻起,回家的路上,猶如怒火中燒的他一路"賤踏"雙腳。直至家門口,他憤怒依舊。此時,為避免不好的情緒持續漫延,也希望不好的情緒能夠充分舒緩。於是與他說好,直到他能夠控制情緒,維持平穩之後再走進家門。約莫幾分鐘,冕終於進門說"媽媽,我可以了",事件才就此落幕。
"你為什麼不承認對手比你強?""你輸了二十幾目,還說還好?""你為什麼不服輸?"與適才甫落幕的事件主角一樣,上完一整天課的外子,疲憊的他再也無法hold住自己內心的焦慮,未能做好情緒管理而脫口而出的話語句句刺耳不中聽。
沒有給孩子充分解釋的機會便當頭棒喝地赤責他,無怪乎,稍後冕在外子向他探詢一個關於圍地的疑問時,會以"你想會圍到什麼地"不屑地(或不耐煩地)語氣回應。此時,外子更加暴跳如雷。震懾人心的責罵聲響從書房裡,一個字一個字,清清楚楚,重重緊緊地,傳播出來。
你說什麼?你那是什麼態度?你是故意惹我生氣,是不是?
有時真想為孩子叫屈。明知自己的孩子好面子,當他遇到挫折時,不僅沒能適時提供安撫與勉勵,又不給他台階下(要他承認對手的實力比自己堅強),如今外子又因著孩子的感受未受重視,因此回應地口不擇言而惱羞成怒。事情變得更糟了。原本只要針對"還好"的部分透過覆盤仔細推敲檢討,與對手的實力相較,讓孩子從中察覺自己的弱點,並試著尋求改進的方法,就能結束外子突如其來給的這一"盤"功課。而不是直截了當點破它(自己的實力不如對手)。如今,以此收場,賠了夫人又折兵。
希望外子和孩子不要帶著怒氣入睡,於是走進書房,向正在收拾棋子的冕建議向外子解釋,其實自己的那一句回應不是存心的,是可以得到他的諒解。未料,冕的回答竟是如此冷淡。
反正,解釋也沒用!
感到震驚之餘,還是要孩子嘗試看看,不試你怎麼知道行不通呢?說得有些言不由衷,但是仍希望父子倆能夠在一天就要結束以前重修舊好。雖然看似好像恢復往常,兩人又開始聊起適才的那盤棋,你一言我一句,但是,我卻满腹心事。在孩子上床後,坐在案前思忖的我,檢討冕的那句話"反正,解釋也沒用!"
以前也曾經發生類似的情況,不過不全是在棋盤上,有的在日常生活上。孩子提出的意見不被採納,或完全不聽從。經過時間的累積,即使有再多的意見或想法,最終還是慘遭打回票的結果,溝通一再受挫的孩子便心生再怎麼做或再怎麼說都沒用的想當然爾的推論,也就造就了現在針鋒相對,或乾脆冷淡以對的局面。
睡前,察看孩子是否蓋好被子,關燈後,躺上床,心裡滿是糾結。憾嘆著母親和太太的雙重角色難為之餘,如今當務之急是提供孩子創造並累積更多成功溝通經驗值的機會。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