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MG_9822smalltag.jpg 

11/29/2009 紅豆沙饅頭

 

  這是一門實驗課。藉由自己與孩子在廚房裡的手作,和孩子共同尋找飲食文化的過程。不知道這麼做對不對,但,唯有堅持,才能知道最後的結果,無論是對是錯,都是與孩子共同學習的美好機會與記憶。------11/29/2009  

 

  自己愛吃,也愛在廚房裡做實驗,希望孩子也和我一樣愛上廚房,愛上吃。我曾經為此,買了幾本關於帶領孩子進入廚房的書。透過親子動手做點心的方式,一步步教導孩子進入廚房需要的技巧與注意事項,也詳細記載製作一道點心的操練過程,它們都是很好的工具書與親子同樂的書。但,僅止於此。而我要的卻不僅於此。

 

  我告訴倩,今天我們要一起做饅頭。以往,由於廚房狹小,流理台又高,孩子必須踩在凳子上才能一窺美味食物好吃的秘訣,可是這麼做是讓孩子曝露在非常危險的處境之下,因為他們必須離爐火或玷板非常近,通常除非做好完善的安全措施,非必要,是無法和孩子在廚房裡享受美好的親子同樂時光。

 

  既然身為母親,為母則強的性格便在此時表露無遺。不能在廚房做,搬到客廳做是解決受到廚房環境限制之下而萌生的解決之道。雖然不甚方便,至少達成親子同樂的目的。告訴孩子做蛋糕要低筋麵粉,記得要過篩,蛋要打散,糖加幾克,泡打粉可以讓麵團長大,也可以利用打發的蛋白讓麵團自然長大,做饅頭就不一樣囉,用的是中筋,而且加的是酵母,不是泡打粉,通常不加蛋,媽媽常做的麵包是高筋,想吃香一點,加蛋加乳製飲品加奶油都可以......

 

  但,接下來呢?

 

  千篇一律,不過,那也是達到熟能生巧必須培養的基本功。我開宗明義,因著想要深入瞭解飲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希望與孩子共同創造美食的過程中,不僅止於好吃的評價或讚不絕口的豎起大拇指,我要的是能夠賦予美食文化的生命力。

 

  我認為度量是可以引起孩子對我在廚房裡忙著感到興趣的最低門檻。孩子是天生的玩水專家,趁著做饅頭之際,我邀請倩為我度量利用500克的中筋麵粉製作饅頭所需要的水量。260克。她躍躍欲試,而且履試不爽。

 

  曾經請倩利用容量有500毫升的量杯看著刻度為我量出300毫升的水量,對於容量與刻度幾乎完全沒有概念的她量出來的水量不是過少就是過多,過少還可以再加,過多就只好倒進熱水瓶裡煮沸當日常飲用水喝。可是,這麼做卻讓倩大為光火,她堅持量好的(無論太少或太多)必須全數利用,如果多出來的被我偷偷倒進熱水瓶裡而且萬一不小心被她發現的話,那麼,她會拿起量杯再量一次。

 

  因此,為了避免同樣的情況一再發生,而引起不必要的摩擦與衝突,不然就有失當初引領孩子進入廚房的美意,於是,這次我拿出一個容量正好是100毫升的量杯,那是依附在美善品多功能料理機裡使用的,不稍倩直盯著量杯瞧(沒概念的她倒是有看沒有懂吧!),只要將量杯裝滿,百分之百可以量出我要的水量。見她將量好的水倒進料理機裡,看似挺有成就的對著料理機的螢幕說,這裡寫著100克。就水而言,容積等於體積。

 

  除了水,孩子對於我拿著量匙,這裡一大匙,那裡一小匙的架勢,也感到有趣與好奇。之前,倩老是問,媽媽你在量什麼啊?今天,除了量水,也讓她參與度量製作饅頭需要的材料。我告訴倩,量匙分大小,由大至小,1大匙,1小匙,1/2小匙,1/4小匙。500克的麵粉,我們需要1小匙又1/4小匙的即溶酵母粉,先以1小匙那一支量匙舀出1小匙的量,再以1/4小匙的量匙舀出1/4小匙的量。

 

  做過饅頭麵包的人都知道,即溶酵母粉有一股特殊的氣味,剛開始與它接觸時,嫌惡之餘,我曾經一度心存懷疑,實在無法將它與美味的麵包聯想在一起。不過,做久了,也就習慣它的味道,說真的,像我這種沒有天分與腦筋自製天然酵母的人來說,沒有即溶酵母粉還真做不出膨鬆好吃的麵包。甫一打開放置酵母粉的盒蓋時,被那股特殊氣味襲身的倩,不自覺的將身體往後傾斜60度角,打算避開突如其來的陌生且刺鼻的味道。那是什麼啊?酵母粉啊,是製作好吃麵包的秘訣。

 

  接著,利用料理機提供的秤的功能,在我的協助下,倩依序量出60克的糖,5克的沙拉油,25克熟的黑芝麻粒,與200克的紅豆沙餡。下一個揉製麵團的動作就交由料理機負責,只要在揉製期間,隨時檢視麵團的水分,再適時添加水分。取出麵團鬆弛5分鐘後,擀平,鋪上紅豆沙餡,捲起,接縫處捏緊密合之後,倩會參與接下來的切割,墊上饅頭紙,與整齊擺放在蒸鍋裡,等待20分鐘的最後發酵。通常這個時候也是我們收拾桌面與清洗的空檔時間。

 

  在製作饅頭的過程中,除了唸唸有詞的是材料與份量,也和倩談起關於饅頭的由來。相傳,饅頭這個名詞是由"蠻頭"演化而來,而且還和家喻戶曉的諸葛亮習習相關。"蠻頭"裡的蠻意指蠻人的蠻,當時,諸葛亮不想取蠻人的頭去祭拜河神,換取安然越過瀘水之便以鼓舞士氣,於是他想出利用麵粉加水捏成人頭的模樣蒸熟,當作祭品祭拜河神。蠻頭,饅頭,也就這麼叫來,吃來的。

 

  一口紅豆沙饅頭,這段有趣的民間故事也一併在細細咀嚼中,隨著散發出來的麵食香氣在身體裡消化,吸收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engyu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