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他,從十四歲那年開始,沒有了夢想。
他,從十四歲那年到現在,執著在不敢有夢想的地方,51年。
他,含飴弄孫了,依舊不願交出這個-,有感情的地方。 他,老態龍鐘了,仍然不敢踏出這個-,沒有夢的地方。
他,從現在到老死,都要堅守這沒有夢,
但,卻是維繫一家子生命的地方。 -台中縣清水鎮榮記米糕創始人 愛家出品- |
他,是外子的爸爸,也是我看似可遠觀不可褻玩的公公,
不認識他的人都說,他不勾言笑,他好沈默,他好兇!
認識他的人都會說,他是冷面笑匠,尤其是幾杯黃湯下肚,
他的字典根本沒有秘密這兩個字,吐露出來的都是心裡掛念的事。
|
|
他,老了,心,老了,情,卻深了。 | |
|
|
我們都是在外子
有閒有空的時候,
才會攜家帶眷回清水老家, 主要目的當然是
讓公公婆婆能抱抱愛孫, 享受天倫之樂, 性情直爽的婆婆,
每回見著孫子來探望他們, 經常喜不自勝, 草草交待廚房切菜的表阿姨 一些例行公事之後, 趕緊沖水洗手,
找衣服的一處 隨意擦乾油濕的手, 便興沖沖地衝上二樓客廳,
好生瞧瞧幾個星期沒見的 愛孫,又長高了多少。 |
|
一直是悶葫蘆一個的公公,就不像婆婆這麼大方坦率了,
每回外子一進店門口叫老爸,或孩子大喊爺爺時,
公公的標準動作就是,抬頭看一下,他沒說一句話,
不過,倒是他的撲克表情卻替他說話了,它說:
誰在叫我,那是我熟悉的聲音,那是我渴望了好幾個星期的聲音。 接著,他便不動聲色,低頭繼續下著食客點的麵,
燙著食客點的小菜,我看見他的背影,它潛藏著一抹微笑, 它聳起的肩胛慢慢垂了下來。 |
|
有一回,在一次的返家閒聊之中,不經意地,
婆婆透露了公公對我們不常回老家這件事耿耿於懷,
「你老爸,老人囝仔性,你不是在過年前拿了一個會動的相框
(註:電子相框),讓我們想孫子的時候, 隨時都可以見得到他們嗎?!你知道,你老爸看到相框說什麼嗎? 他說:『拿這個相框來,是不是就不回來了?!』我說, 老番顛啦,你會不會想太多了,這是他們年輕人的好意, 跟回不回來有什麼關係,而且,你如果想他們,
直接打電話叫他們回來不就行了。」對婆婆易如反掌的事, 對公公而言,卻是舉步為艱,更得要步步為營。 |
|
沒想到,在這個話題結束之後的半年內,某一天晚上,
外子接到公公打來的電話,當時的外子正在開車,
為了接這通突如其來的電話,順手將手機轉換成廣播模式, 喂,老爸哦,外子說,用充滿海口腔的台語回答, 語氣帶點驚訝與慌張,喂,孩子的爸,公公簡潔有力的答腔。 |
|
什麼事嗎?外子問的誠惶誠恐, 沒什麼事啦,公公語焉不詳, 我們現在正在回清水的路上, 目前來到東海大學附近, 哦,你慢慢開,小心點, 等你到家再說好了,公公語帶玄機, 嗯,好,再見,外子隨即掛上電話, 這通電話公公不接還好,接了, 讓車上兩位大人都心照不宣, 起了莫名的猜疑心,到底是什麼事, 讓鮮少主動撥電話找外子的公公, 破了例呢?難道家裡發生了什麼事? |
|
這時,忐忑不安如坐針氈的外子開啟猜測原由的話匣子, 會不會是媽媽的躁鬱症又犯了,他擔心煩憂的說。 前天媽媽不是打過電話來,口氣聽起來如何? 像是當初她生病時說起話來慢慢吞吞,氣若猶絲的語調嗎? 還好啊,如同往常,詢問小寶的身體狀況,向大寶噓寒問暖, 還不時叮嚀我這個粗線條的媽媽,秋老虎開始呼呼大作了, 記得早晚給他們添件薄外套,替他們的櫻桃小嘴塗層護唇膏, 完全沒透露半點她神智不清口不擇言的蛛絲馬跡。 這些話猶如給了外子吞下一顆定心丸, 在接下來的猜測原由過程中,他的語氣聽來著實鬆懈不少。 |
|
難道是買房子的事,爸爸語出驚人,或許老爸想通了, 又或許他不指望了,不再堅持全家三代同住一個屋簷下。 還是,舊厝那一塊三管地帶的地價錢談攏了, 終於在與三位地主糾纏多年後,老爸的努力終於開花結果?! 不料,外子想得太出神,一不留神錯過了孩子朝思暮想的蜜地瓜, 那是每次來回清水的路上,一定要買的零嘴,龍井的名產。 由於外子的心神不寧,換來的是我和孩子的思辯與口沫橫飛, 花了好幾番功夫,總算,以同意多一分鐘床上遊戲時間的協議, 這才搞定兩個小傢伙的心,暫時止住外子懸掛半空的心再次擺盪。 |
|
清水奶奶家到了耶,語出會認路的小寶口中的這句話, 在相安無事的日子裡,聽來倒是輕鬆平常,還會嘉許她的觀察, 如今聽在外子的耳中卻是引來如此膽戰心驚的情緒起伏, 當他插入鑰匙,轉動開關,打開大門,跨過門檻,步上二樓, 映入眼簾的會是接踵而至且令他難以承擔的景象與面孔嗎? |
|
到清水家時約莫是傍晚六點時分,在接到公公的電話之前, 我們原本想要偷得浮生半日閒,打算停好車,背起背包, 散步走到外子家附近的小夜市,喫食當地小吃墊墊肚子, 除了讓那兩個小傢伙嚐鮮之外,同時也讓他們回味一下, 當年我與外子兩人手牽手肩併肩走過的記憶,有過的回憶。 |
|
雖然對面的街角就遠在天邊近在眼前,卻幻化成心中的泡影, 不過,畢竟搞定老人家的事,做起事來才不會提心吊膽, 掛心又掛意的,因此,大夥兒下了車就直接奪門而入, 在上樓梯的當頭,外子囑咐我,先帶孩子進二樓的客廳, 他要上三樓找老爸探詢口風,待看事情進展的狀況, 再決定後序填飽肚子的地點,我大略明白外子要表達的意思, 如果公公給的是好消息,那麼晚餐形式只要圖溫飽就行了, 如果公公給的是壞消息,那麼找個舒服的地方用餐, 至少雖說心情已經夠糟糕了,總不能再虧待自己的肚皮嘛! |
|
沒等我眼睜睜的看著外子戰戰兢兢上了樓, 孩子便等不及地把我連拖帶拉的拉進客廳,跟隨後頭的大嫂, 順手把門帶上,我,人在門內,心,懸在門外。 門內的我,帶孩子們一一向長輩兄姐們打招呼, 門外的我,被外子帶到一個熟悉卻又佰生的邊邊角角, 那是一處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邊邊角角,好想隨他去, 但我不能,基於為人媳婦的我,我的本分告訴我,不能, 基於為人弟媳的我,我的分寸,告訴我,不能, 基於為人母的我,我的職責,告訴我,千萬不能。 |
|
打完招呼,坐好位置,大家各就各位,孩子玩孩子的, 大人聊大人的,就在此時,客廳門悄悄地蹦開了, 阻隔在外子與公公之間的一道牆也隨即崩塌裂開了, 走,我們出去吃晚餐了,那是外子進門的第一句話, 嗯,那口氣,那音調,那面容,肯定與公公相談甚歡。 |
|
按捺住想一探究竟的衝動,牽著小寶穿過客廳門走下一樓, 轉進店門口擺放鐵桌和木凳,讓慕名而來的食客埋首的地方, 與公公守護五十一年的米糕攤子擦身而過, 在轉開大門把手的當下,我終於把持不住心裡對瞇底的渴求, 老爸找你有什麼事?聽到這句話的外子,在關上門的同時, 給我的回應是,先是嗯的一聲,那是如釋重負的聲音, 接著是呵呵呵呵的四聲短笑,那是我們太過杞人憂天的聲音。 |
|
公公的那一通電話,純粹只是爸爸表露對兒子身體微恙的關心, 如此而已,在我看來,這是再輕鬆平常順其自然不過的事了, 但是,就經營洗衣店的二姑姑與二姑丈一手帶大的外子而言, 那是他從小經常在夜裡盼望卻也總是在白天成空的事。 |
|
作湯湯水水生意的公公婆婆,一年到頭每天都得早早起身, 婆婆到傳統市場採買新鮮食材,公公在廚房炊煮米糕備料, 包扁食的肉餡,填補調味醬料,不時調整煮麵水的火候, 這些都是在凌晨四點鐘陸陸續續發生的事,而且是事必躬親的事。 排行老么的外子,出生在店頭生意大好的黃金耕耘期, 當時,外子的長兄七歲,正值準備讀小學的年紀, 長姐三歲,是仍然需要大人隨侍在側嗷嗷待哺的年紀。 |
|
因生意人潮纏身的公公婆婆,根本無暇照顧襁褓中的外子, 只好委託公公住在對街巷子裡的么妹,外子的二姑姑, 充當保母代為哺育,除了日常生活用品的補貼之外, 再輔以每個月固定的薪水,在以二姑為母姑丈為父的情況下, 外子待在只有百步之遙的二樓透天厝,一住就是五年的光景。 |
|
其間,公公婆婆嘗試在閒暇之餘,帶外子回自個兒家照料, 培養遲延了好幾年的肌膚與親子之情,卻因為外子的夜啼, 三番兩次,一次比一次劇烈,一次比一次愈發無所適從, 更是無可奈何,公公婆婆只好作罷,白天的忙碌早已筋疲力竭, 無暇再費周章盡心力,哄睡自出生以來第一次陪侍在旁的兒子, 半夜三更抱著泣不成聲的外子返回二姑家中, 那是他從小到大再熟悉不過的家,他不哭了,他睡了。 |
|
隨著日子的流逝, 襁褓中還沒嚐過撒嬌耍賴滋味的外子, 長大了,他,遺傳到公公的悶, 每回外子面對公公時,不是瞠目結舌, 言不及意,就是話不投機半句多, 兩人面面相睹,無不失驚。 外子承認,他無法像長他七歲的哥哥, 那麼悠遊自在,那麼談笑風生, 能與老爸暢所欲言,他嘆息的說, 與公公之間, 存在一條無形漫長的鴻溝, 彼此看得見對方站在眼前不遠處, 任何一方再怎麼想跨越看似近在眼前的 鴻溝的另一邊, 卻就是怎麼也到不了彼此所在的位置, 要造橋不是一天兩天,即使造好了橋, 要等待彼此走過橋相見歡的日子,微乎其微。 |
|
由於外子長兄就學期間,在外住宿的種種不良紀錄, 造成年滿十八歲就讀專三的外子申請外宿的機會總是受阻, 即使親朋好友的強力加持,保證外子在外行為絕對循規蹈矩, 公公仍舊不為所動,他,寧可不相信別人的言言語語, 他,只願相信自己眼睛之所見,自己耳朵之所聞,因為, 就是他對別人之所見所聞的依賴,他失去了對兒子的信賴。 |
|
心中的不服氣與不諒解,更是惡化了外子與公公間淡如水的關係, 在原本看得見彼此鴻溝的一端,外子的這一端,他,心有不甘, 築起狹長且硬實的一道牆,為防堵自己再次受到至親的傷害, 那是一種敢怒不敢言,有苦說不出,有淚不輕彈的傷害。 |
|
外子,有心事,找二姑姑談,有誤會,二姑姑幫忙化解, 公公,有意見,找么妹表明立場,有訊息,么妹幫忙傳達, 父子兩人選擇走的是兩條互不交錯的平行線,完全沒有交叉點。 外子,想通了,想付出關愛,向自己至親的父親敞開心胸, 卻因為習慣窘於表露內心想法的互動模式,而不得其門而入, 公公,看神情,我們看不見他的內心,猜不透他的想法, 不過,從他所付諸的行動來看,他是深愛著外子,他的么兒。 |
|
每回當我們準備從清水打道回府時,上路前公公不忘叮嚀外子, 記得帶走放在冰箱冷凍裡的貢丸,原本只打算抓十幾二十顆, 夠我們一家四口吃一兩個星期的量,放在乾淨的透明塑膠袋裡, 卻讓尾隨在外子身後的公公見了狀,走向冰箱,嘴裡咕噥的說, 那幾顆怎麼夠,便再度打開冰箱,拿出一整包的貢丸, 這一包全拿去,公公將貢丸遞給外子,這樣太多了,外子接過手, 明天不是要作生意嗎?明天再叫人送來就好了,很方便啦! |
|
在大部分的時日裡,我們會選擇在日正當中之前抵達清水家, 就為了錯開人潮最多的尖鋒時間,慢慢啖食油香夠味的米糕, 一一詢問我與孩子今天的喜好之後,外子便悠然的走到店頭, 向公公點了菜,就在與偷空休息的長兄閒聊了幾句的空檔, 桌上已經擺了滿桌子的菜色,除了外子點的主食小菜之外, 往往還附加了幾道公公得意特製的小菜,一盤水煮大腸頭, 那是淋上蒜蓉醬油的樸實簡單味,一碗多到數不清的乾餛飩, 那是我們一家四口子最愛的鹹香滑嫩口味,也是公公的招牌。 |
|
我們,生活裡有了大寶的陪伴,我,肚裡正蘊釀小寶的生命時, 攻讀博士學位的外子,因朋友的引薦,加上自己的輝煌成就, 順利獲得大里一處技術學院擔任教職的機會,這份講師職位, 來得正是時候,它使全家能圖溫飽衣食無缺,養兒育女無後顧之憂。 當時適逢住家隔壁一處空地,正大興土木興建23層樓的公寓住所, 鎮日鏗鏗叩叩的鑿地撞擊聲,要研究,要補眠,不勝其擾的外子, 為了讓全家大小有謐靜的生活空間,與舒適的成長環境, 外子毅然向公公提出想要買房子的念頭,沒想到卻拿到一張回票。 |
|
所有積鬱的不滿與不平,全都一湧而上,鋪了外子的天, 他,不見天了,蓋了外子立的地,他,尋不著根了, 他的內心波濤洶湧,心中掙扎份外難受,夜裡經常不能成眠, 他,憶起過去,過往雲煙歷歷在目,揮之不去痛不欲生。 |
|
老爸,我想買機車。買什麼機車,搭公車上課就好了。 老爸,我想住外面。不行,到台中又不遠,通車花不了多少時間。 老爸,我想請調回台灣。不用啦,我和你哥不都在金門當兵。 老爸,我想買張沙發。這裡有一張你阿公留下來的舊沙發。 老爸,我想買個衣櫃。這是你阿媽留下來的老古董, 別看它破破舊舊,年久失修的樣子,挺好用的,可以裝很多衣服。 |
|
外子怎麼要都要不到他要的,即使說之以理,甚或動之以情, 但是,只要外子長兄幫腔的一句話,任何東西皆能手到擒來, 不費吹灰之力,正如外子長兄要什麼就有什麼易如反掌一樣。 |
|
老爸,我想買房子。起初瞠目結舌以對,風平浪靜之後, 公公依舊老話一句,不可能,拒絕了外子守護家人的心。 這一次,長兄也不幫了,利字當頭,情義早已離析分崩, 與之分家,談何容易。毫無分家之心的外子, 遭親友間說長道短的流言中傷,原本只相信眼見為憑的公公, 一開始眼盲了,最後不敵眾人的蜚短流長,他的心也跟著盲了, 對外子百依百順言聽計從的心而起的信任也崩盤了。 |
|
時間能化解一切的不愉快,因為人是健忘的,不過,感情不是。 兩年後的現在,我們依然居住在原處,並未因此負氣, 逕自申請貸款,愴惶買下當時中意的離外子任教不遠的透天厝, 如料事如神的公公所言,只要耐著性子,一晃眼的光景, 隔壁的公寓住所很快就完工了,再說,外子尚在半工半讀階段, 一切仍未塵埃落定,要研究,要攢錢,要養兒,如今,付貨款, 多了這一項能免則免的負擔,再強健的身子也會承受不住。 |
|
老人家,做事,一步一腳印,沈穩的步伐,行得遠,撐得久。 外子,兩年後的今天,明白公公的苦心,與疼惜不捨之心, 他選擇走無欲則剛這條路,這條引領公公婆婆一路走來的路, 那是一條漫長蜿蜒、崎嶇不平、佈滿坑洞,凹凸層疊的路, 那是一條走向心安理得、無所苛求、無怨無悔、活出自己的路。 |
|
器物,老了,不堪使用,人,老了,不再中用。 | |
年事已高的公公,憑他那股頑固不靈之心,仍堅持死守崗位, 多年纏身的病痛,早已被他那超乎常人的毅力一一擊退。 他不在乎自個兒的身,卻時時掛心掛念外子的身, 外子因為升等與任教雙重角力的壓力之下,身體出了狀況, 他的左臉頰不受控制,他的左眼無法順利閣上,他顏面失調了, 長期的操勞,煩憂薰心,挑燈夜戰,他,再也承受不住了。 |
|
要公公交出與之同甘苦共患難了五十一年的攤子, 他,想都沒想過,想了,便無法接受,做了,更無法承受了。 店休日,公公催促家人趁放假出門踏青散心去, 卻獨留自己窩在家,每回眾人苦口婆心邀他一起同樂, 但,他卻總是以家裡得有人在家駐守,要是有訪客,才有回應, 熟知,他內心的寂,他心中的慌,是伴隨無所事事而來的。 |
|
老人,就像甕,給人安定、沈著、永遠都在那兒的放心。 | |
當花萎謝遺棄之後, 甕回復了它自己, 它靜靜的在几案上, 不打擾房中的一切, 彷彿一個可以 傾聽心事的朋友, 可以依靠,也可以包容。 -蔣勳《大度.山》甕 |
|
公公,您可以學艾瑪,在未滿七十二歲之前,就做艾瑪做的事, 您可以選擇不做艾瑪的事,只選擇自己想做的事,不管怎麼做, 我們都尊重您、支持您、協助您,只要您開心快樂,一切都值得。 |
|
-這是《艾瑪畫畫》故事內容的起頭- | |
艾瑪要過七十二歲生日了。 | |
艾瑪有四個小孩、七個孫子孫女和十四個曾孫曾孫女。 | |
當他們來探望艾瑪,艾瑪會為他們烤布丁,做巧克力奶油派, 在屋子裡擺滿了花。她非常快樂。 |
|
孩子們帶來很多禮物,可是,他們從來不會待很久。 所以,艾瑪多半都是獨自一個人。有時候,她覺得很寂寞。 |
|
只有她那隻橘色的貓,「南瓜籽兒」,一直陪在她的身邊。 他們一起坐在屋外,彎著腳趾頭晒太陽。 他們一起聽啄木鳥在老蘋果樹上打拍子。 南瓜籽兒有時被困在樹上,艾瑪就得爬上去救牠。 艾瑪一點兒也不在意。她很喜歡爬樹。 |
|
她喜歡各種簡單的事情。她愛看積雪爬上門前台階。 她愛坐下來讓想念飄過山的另一邊,她在那邊的小村莊長大。 可是,當她和孩子們聊起這些事,他們只是笑著說: 「可憐的艾瑪,她真的老了。」 |
|
孩子們慶祝艾瑪七十二歲生日,送她一幅畫, 畫的是山的另一邊的小村莊。 |
|
艾瑪把畫掛在牆上,對他們說:「它很美麗。」 可是,她在心裡對自己說:「它一點兒也不像我記得的樣子。」 她每天看著牆上的畫,皺眉頭。一天又一天,她的眉頭越皺越深。 |
|
她終於拿定主意了。她去店裡買回顏料、畫筆和畫架。 | |
艾瑪坐在窗邊,照她記得的樣子畫她的小村莊。 她的畫完成了。她取下孩子們送的畫,掛上自己的這一幅。 她每天看著她的畫,露出了笑容。 |
|
孩子們來了,她掛上他們送的那幅畫。 他們走了,她再換回自己的畫。 |
|
有一天,她忘了。 | |
大家正在吃晚餐,一個小孫子突然指著牆壁問: 「怎麼會有這幅畫?這不是我們送妳的那幅!」 |
|
艾瑪抬起頭來,又低下頭去。 可是,大家的眼睛都還盯著牆上的畫, 一直問:「怎麼會有這幅畫?」 |
|
「是我,」艾瑪終於開口,她輕輕的說:「是我畫的。」 | |
「妳!」所有的人一起喊。艾瑪急忙要把畫收進櫃子裡。 「不要!」孩子們大叫:「不要把它藏起來!」 「很好看耶!再多畫一些吧!」 「我有啊!」艾瑪回答。她從櫃子裡拿出二十幅畫。 |
|
從那天起,艾瑪一直畫個不停。她畫積雪爬上門前的台階。 她畫老蘋果樹的花朵盛開,啄木鳥在樹幹上打拍子。 她畫南瓜籽兒彎著腳趾頭晒太陽。 她畫山的另一邊的小村莊,畫了一幅、一幅又一幅。 |
|
不久以後,許多人陸續從四面八方來看艾瑪的畫。 他們走了,又留下艾瑪獨自一個人。 |
|
不過,艾瑪現在可不孤單了。 她每天坐在窗邊,從早畫到晚。 她完成了好幾百幅畫。 牆壁上、櫃子裡、廚房的碗櫥下, 到處都是她的畫。 |
|
艾瑪的身邊,環繞著她喜愛的朋友和地方。 她再也不寂寞了。 |
|
-這是《艾瑪畫畫》故事內容的結尾- | |
唯有兒孫的支持與鼓勵,老人家才能從寂寞的心走出來。 |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