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月梧桐用過餐,當然搭順風車,趕在七月五日展期結束節以前,再次欣賞奔牛在美術園道上的風情,不同於經國園道國美館的。

  牛隻皆相同,透過創作者的聯想與揮灑,每隻牛呈現不同風貌,也打破長存心中對牛的傳統印象。

  以前的牛,不僅提供蠻力,它的糞滲入稻草雜物後是供民宅與穀倉牆面用的上好塗料。因為牛糞有纖維,除了具粘性,還能隔熱。

 
   「阿嗚!阿嗚!」是農民喊著叫牛隻停止耕作的口令,因為地震來了。聽說「地牛翻身」時,這麼喊著,地震會比較平息。以前的人相信,地震發生之際,觀察牛隻身體狀況,能得知地震的強度,牛隻豎起體毛是微震,擺動耳朵是弱震,甩動尾巴是強震。現在的人看來雖是無稽之談,但總令人有所寄託、懷抱希望、也更有勇氣。
 
  牛埔(放牧牛隻用的荒埔)、牛稠(牛舍)、牛屎崎(牛經常進出的港口或坡地)、牛角灣(地形有如牛角的地方)、牛食水(牛沐浴與喝水的沼澤地),是常見的牛地名。從牛糞塗牆、地牛翻身、與以牛為名,反映出牛與以前的人生活息息相關。

  牛隻的重要,在生活中,也在文學殿堂中。出自北史.文苑傳序的「多如牛毛」、漢.牟融《理惑論》的「對牛彈琴」、唐.柳宗元文的「汗牛充棟」、漢.應劭.風俗通義的「吳牛喘月」、《晏子春秋》的「庖丁解牛」、西漢王章的「牛衣對泣」、《呂氏春秋.舉難》的「牛角之歌」等的成語,現在仍舊為現代人慣用。

  如牛隻身上的創作元素,現代人也在語言上,呈現對牛的不同銓釋。今年是牛年,隨之衍生出的是新鮮有趣又饒富發想的牛語和楹聯。牛語如牛運當頭、力大如牛、牛轉錢坤、牛氣沖天,楹聯如客歲送金鼠,今年買鐵牛、將軍愛戰馬,農夫喜黃牛、鐵牛拖出滿山寶,繭手挖來遍地金、鼠年不做官倉鼠,牛歲甘為孺子牛等。

  除了牛成語,經由先人的生活經驗與觀察留下來的牛俚語也不勝枚舉。如毋掛牛嘴籠(形容小孩貪嘴不知節制)、放牛吃草(不加干預,任由人事自然發展)、做人要磨,做牛要拖(勸人守本分)、牛牽到北京還是牛(喻本性難改)等。


  水田裡耕種的牛,雖在市區已然少見,現在多在鄉間可以覓得。開車或騎車上路,繞一下鄉間小路,路過水田邊,停留佇足半晌,享受一會兒的白鷺鷥停在水牛背上的田園景致,一個下午的功夫,時間就這麼悠然閒適的度過。
  大水牛,講話大大聲,觸人痛痛痛。白翎鷥,攏不驚,爬起伊的胛脊背。站在路旁,不覺想起這首台語兒歌,可惜的是,許多人早已忘卻,或在迴盪的腦際裡抽不出任何印象,沒有親身體會,自然無法刻印在腦海中。當然,對牛在水田裡耕種的辛勤模樣想必盪然無存。

  更別說是傳統了。注入新意,打破傳統是好事,如一隻原本平凡白皙的牛,加上現代的創意,別具一番風貌。但,打破傳統並非捨棄,更不是鄙視,目的應以傳統為基礎,再如此自由推展、恣意揮灑才是。

  如一隻身披客家人常用的《台灣紅》大花布,腳踩四隻紅色高根鞋,它代表台灣的「查某仔」,它象徵台灣精神。我欣喜有人看見傳統,由傳統牛隻、傳統物品、傳統顏色,塑造一個傳統。有人堅持,有人做,有人看見,有人疼,傳統能繼續保有下去,該欣慰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engyu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