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0/2009 培根奶油PASTA。大人的
非常喜愛pasta的美味,宜熱宜冷,尤其是彈牙軟嫩帶著夾生的味覺享受,不是喜愛軟腴口感的人可以體會,明白的。
由於喜愛粒粒分明的白米飯,不光是如此,有點硬又會太硬的才是我追求的口感,才會將相同的味覺轉移到pasta上吧。不明究理,就是喜歡夾生時的脆硬。怪不得外子會這麼想,我這強脾氣其來有自,不僅天生如此,也多了不吃軟飯的背書。老公,你啊,還真了解我呀!
傳說,由義大利人發揚光大的義大利麵其實是十三世紀時馬可波羅自中國旅行帶回來的產物。姑且不論真偽,義大利麵確實在現代人的眼中與義大利脫不了干係。經過義大利人的創意與巧思,如今的義大利麵種類多到不可勝數的地步,有一般常見的長條形麵條(長條形的又有粗細之分),短管形,花式造型(如貝殼麵,蝴蝶麵,螺旋麵等)等,此外,不同的麵各有其適合的醬料搭配,如最具代表義大利麵的兩種麵醬,其一是蕃茄牛肉醬,其二是松子青醬(是我非常鍾情的醬料)。
根據蔡倩玟的"美食考",最常見的義大利麵吃法是將水煮過的義大利麵條拌入醬汁充作熱食。一道義北波隆涅的名菜,便是以最普遍的蕃茄牛肉醬當作基底麵醬製作出來的。以奶油和橄欖油炒香洋蔥,加入紅蘿蔔,芹菜粒,和牛絞肉同炒,待呈焦黃後淋上白酒,鮮奶,和香料豆蔻,收汁之後加入剝過皮的蕃茄塊,燉煮三個小時,再搭配寬板麵條,其美味的程度不是一般義大利麵可以相比的。
松子青醬則是源自於義大利北部利久立的熱內亞,利用當地盛產的巴西利(味似九層塔),加入橄欖油,大蒜,松子,巴爾米吉阿諾乾酪(或帕馬森起司取代),和鹽拌勻,簡單,就地取材的搭配成就了這一道令人垂涎的經典之作。
熱食是傳統,不過為了適應天候,與人們飲食習慣的改變,天熱時,來上一碗冷義大利麵的吃法也愈來愈受到許多人的歡迎,有時在汗水涔涔來上一盤檸檬義大利麵,既開胃又清爽。在此要注意的是,義大利麵的煮法非常講究,乾麵一般煮上六至七分鐘以上,通常以加有鹽的滾水下鍋烹煮,煮好的麵得馬上瀝乾水分後與事先調製好的醬汁充分混合,這是不管義大利麵要熱食或冷食都必須恪守的準則。千萬不要仿效台式涼麵的作法,自作主張的將煮好的義大利麵泡進冷水或冰水冰鎮,到時候,你再怎麼使勁的將用心調製的醬汁把在一條條去了表面澱粉質的麵條上,只能是徒勞無功,麵是麵,醬汁是醬汁了。
今天想吃義大利麵,我想,還是保守一點比較能夠品嚐食材的原汁原味。手邊沒有義北波隆涅的蕃茄牛肉醬,也沒有熱內的松子青醬,那麼,來一道顯然在台灣除了紅醬和青醬之外也相當受到歡迎的,那是以白醬為基底的培根奶油pasta,濃厚的奶香是它誘引不少人想啖食一口而流露出來的魅力,搭配煎的焦香散發出煙燻氣味的培根,一家常去的義大利麵餐廳的老闆曾經向我推薦,那是一道絕對老少咸宜的鎮店之寶。
嗯,簡單的美味,做到好吃,印象最令我深刻的就那一家,品嚐到最後一口,依然不嫌膩口。白醬的調配與麵條的種類和份量都是門學問。
沒有膽量挑戰餐廳裡的主廚,只想做一道家常又不失傳統的義大利麵與家人共享,我準備的材料與作法很簡單,透過備料,烹煮,與品嚐的過程,希望帶領自己與孩子一同窺探義大利麵的精髓,也藉由飲食,認識有這麼一個可以將麵製作出各種不同形狀的國家,那是最引孩子入勝與感興趣的地方。倩便吵著下次一定要吃到用貝殼煮的麵(即貝殼樣子的麵)。
製作"培根奶油pasta"需要的材料,1/4顆洋蔥,6瓣蒜頭,1/2杯白醬,1/2杯高湯,70克培根,235克PASTA,巴西里適量,黑胡椒粉適量,起司粉適量。作法,爆香洋蔥和蒜頭,炒香切小片的培根,依序加入白醬,高湯,和水煮過的pasta拌炒均勻,起鍋前撒上巴西里,黑胡椒粉,與起司粉。
11/10/2009 培根奶油PASTA。小人的
11/06/2009 倩的畫作。形狀
這是有趣的小人,倩貼的圖。貼的主題是形狀,她要我猜貼的是什麼形狀,我回答猜不出來。她得意的笑著,是圓形和三角形。嗯,貼的真好,它們是獨一無二的。
美味秘訣:參考:"新手也能醬料變佳餚90道"裡的"奶油培根義大利麵"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