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8/2009 路上。手製風車
今天是實施讀經教育的第四天,孩子終於願意坐下來,看著我用手指著一字一句,不急不徐的跟念,沒有藉口,沒有托辭,不再敷衍,有點興奮,帶點喜悅。------09/03/2009
相較於前三天的表現,孩子驟然的改變使我好些驚訝。回想起第一天,有千字文基礎的孩子一開始似乎對唐詩三百首裡的五言古詩並不排斥。但是,隨著一首唸過一首,每首的字卻愈唸愈多,不同於千字文的四字一句,每首八句的固定形式,孩子開始覺得枯燥,人也變得厭煩了。期間,當孩子無法順利跟上我唸的步調,便會重複說著"什麼啊?",那不耐煩的口氣好像在說,"這是什麼句子啊,這麼長,害我都跟不上。"有時,他也會抗議,"我只想唸千字文就好了。"
勉強結束第一天的讀經教育,雖然結果差強人意,但也半推半就的唸完二十首五言古詩,花費近半個鐘頭的時間,外子質詢,我要求的會不會太多?不會,我自信滿滿的說。那是孩子唸慣了千字文,還不熟悉五個字一句的唸法,等到熟能生巧了,孩子自然就會欣然接受,進而化為生活的一部分,一如孩子習得千字文的過程一樣。
滿腹雄心壯志的我卻在第二天全都化為一堆糞土。當提及唸五言古詩這件事,又生病的孩子開始顯得焦躁不安,如何好言相勸,孩子說什麼也不願好好就唸詩的預備姿勢,煩得外子畧下狠話,八點四十分以前不唸完我規定的二十首五言古詩,就取消"小畫家"時間(連結)。哇,這下可糟了,外子這一席話一出口,不僅沒滅火,更是火上加油呢!不服的孩子賭氣還胡亂說著叫人聽不懂的氣話。我們大致明白,他想要傳達的訊息是,不唸就是不唸,不玩小畫家就不玩小畫家,沒什麼了不起。結果,第二天的進度是零,而且還往後退了好幾步,我氣,外子氣,他也氣。
到了第三天,不想再盧,更不願孩子從此以後面對五言古詩是避之唯恐不及,我退而求其次,允許孩子以一面玩玩具一面跟唸的方式,唸完預定的進度。起先,孩子討價還價,說什麼也不要唸那麼多,最後以保持良好態度為條件,從原來的二十首縮減為十首。真的,不用針鋒相對的感覺,輕鬆多了,事情也變得容易許多。雖然唸的過程中,不免因為跟不上,脫口而出幾句的"什麼啊",不過與第一天不同的是,它聽起來的感覺是"媽媽,你可不可再唸一次?"
又到了該是讀經的時間,甫沐浴更衣的孩子興沖沖的跑來問我,今天可不可以玩小畫家?我回答,當然可以,在你唸完唐詩三百首之後。可不可以只唸十首?那有什麼問題,不過前提是你得認真唸。好,孩子爽朗的答應。不僅說到做到,出乎我意料之外的,孩子還甚至正襟危坐的跟著我的手勢與速度,一字一句字正腔圓的唸起來。從頭到尾,沒有出現一句的"什麼啊",這讓我喜出望外的同時,更證明了我的堅持。
孩子的畏縮與逃避,是因為面對新事物帶來的抗拒反應。只要給予足夠的時間與空間,配合父母適時的引導與因應對策的運用,更重要的是要帶著一顆輕鬆的心,我相信,畏縮與逃避的反應逐漸消失之後,孩子自然而然養成習慣之後,便順理成章的視讀經為理所當然,與生活密不可分了。
最後,我要提醒的是,不要太在意孩子的一些小動作,如一面讀經一面拍桌子,或不時翻著書頁一付不耐煩的樣子,或托著下巴顯得無聊等小動作,這些都是為了引起注意,也是一種無聲的抗議。只要不會影響讀經的進度,而且是在你尊重我我尊也尊重你的範圍內,就視而不見吧!我的經驗是,愈是在意,孩子愈是變本加厲。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