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早吃過早飯,是日常的家事時間。
洗好杯子和餐具,熱衷於玩樂的大寶一面拿起甲蟲,一面試探的問,「爸爸,我可以玩了嗎?」在廚房煮咖啡的外子探出頭來環顧客廳四周回答,「等你把被子和睡衣摺好再玩吧。」
抓起沙潑上的小被子和睡衣,大寶像是路上匆忙趕著上班的行人,快步呼嘯的從我蹲伏的身旁經過,我正好用沾濕的抹布擦拭地板。半晌之後,只見大寶從房間面帶喜悅的神色,顯露出「事情都完成,終於可以玩玩具了吧」的訊息。
因此,當大寶再度提出玩玩具的要求卻遭外子以家事還沒做完的理由拒絕時,他那原本躍上枝頭的心倏地如同小鹿亂撞般地隨著身體的橫衝直撞而慌亂了起來。這時,不以為意的外子開玩笑的模仿繪本裡的一個角色,反覆著說,「我不要,我不要,我不要......」,聽不出是玩笑話的大寶怒不可抑,他朝著廚房裡的外子怒吼,「爸爸,你好過份。」
外子順勢以無辜的語氣嘀咕著,「我又沒說什麼,而且我只不過是在跟你開玩笑而已。」「我一點都不覺得好笑,爸爸,你好過份哦。」大寶義憤填鷹的反應與將尊重倫理拋諸腦後的態度使得外子有點大為光火。「尊長前,聲要低。我是長輩,對長輩說話要輕聲細語,不准大呼小叫,而且,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即使長輩有錯,也不能如此指責長輩的不是。」
只見大寶低頭說了聲「我知道了」,便轉身不服氣的拿起抹布,開始趴跪在地上擦地。從第三者角度,雖然我認為外子實有理虧,倚仗自己是長輩那仗勢欺人的理由讓大寶屈就於他的權威之下,但也不好直接在孩子面前數落外子的失言。
其實,生活中偶爾的玩笑話可以增添相處樂趣與活絡親子(人際)關係,我相當贊成,有時我也會把孩子當作朋友般和他們開玩笑,做些無厘頭的動作與舉止,孩子總是笑到捧著肚子哀哀求饒。不過,要做到適可而止是需要智慧去判斷,若造成騎虎難下的局面可不是開玩笑者的立意了。
雖然外子對大寶的勸戒是事實,但是我認為那並不是很好的處理方式與說法。以孩子的角度看待這件事,當他想玩玩具卻因為家事的阻撓而無法如願,既然不能玩就已經令人傷心難過,又遭到外子無情的玩笑揶揄,可以想見當時大寶的心情有多麼糟了。我試圖讓外子明白大寶會頂撞他的背後原因。
當大寶不滿於外子的玩笑話而口出責難的言語時,或許他真正想要表達的是不能玩玩具而傷心難過的感覺,並沒有要責備外子的意圖,只是外子的不以為意而使大寶多了幾分火氣,致使說起話來便刺耳難聽了。
況且,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不喜歡別人對自己做的事,自己就不要做出別人也不喜歡的事。如果有一天,外子遇到和大寶相同的遭遇,在工作遇到困境,心裡已經是一陣煩燥了,卻傳來該是走馬上任的揶揄聲時,感受肯定是比不能玩玩具還被開玩笑的反抗程度要來的強烈吧。
我告訴外子,換個說法或許會更好。把「我又沒說什麼,而且我只不過是在跟你開玩笑而已。」改說成「如果你覺得過份的話,你可以禮貌的告訴我,下次你心情不好的時候我就不這麼說了。」或是「如果我的話讓你難過,我向你說聲抱歉,不過下次再發生這樣的事時請你和緩的告訴我,其實剛剛你兇巴巴的口氣,也讓我好難過哦。」
「那麼,下次,你兒子正好在你心情不好的時候對你開玩笑,而你向他表達不滿時,他也會心存同理心的對你說『如果我的話讓你難過,我向你說聲對不起,我下次不這麼說了。』」聽完這番話,外子笑著對我說,「好,我知道了。」接著他走向大寶,擦好地準備起身時,外子搭在他的肩上說,「如果你覺得剛剛爸爸開的玩笑太過份的話......。」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